说到屁,的确是一种难登大雅之堂的气体,整日受人排挤。
即便在《说文解字》中,有「屎」、「尿」,但唯独却没有「屁」,很长一点时间也被医学界所忽视。
随着航天技术不断发展,宇航员的屁在低压封闭的航天器里显得格外碍眼。
这个时候咱们也开始,认识到屁的重要性。
屁,到底是什幺?
有人称:屁,是食物最后对这个世界的不朽的灵魂。
咱们消化道複杂多样,又是鱼龙混杂,既有水,也有渣,自然也有气。
我们在吃饭、喝水甚至吞咽时多多少少都吞下一些空气,食物在消化过程中也经历各种複杂化学反应生成气体。
另外有些食物残渣尚未消化,就自然被肠道细菌发酵分解,自然在肠胃里就形成了气,而气从肛门里排出去,也就成为了屁。
屁,为何那幺臭?
事实上,有99%的屁还真不是不臭,屁主要由氮气、氧气、二氧化碳、氢气与甲烷,这类气体均为无色无味的气体。
但还有不到1%的吲哚、甲基吲哚、氨气、挥发性短链脂肪酸与硫化物,而其中硫化物的硫化氢、二价基硫醚。甲硫醇这类气体才是让屁「臭名昭着」的元兇。
动不动就放臭屁,会有哪些健康易患?
人都是吃五穀杂粮长大的,屁的次数也就随之增加,一个人正常每天放屁8-20次,刚出去的总量大约在470-1500ml。
值得一提,由于屁中的氢气与甲烷都是可燃气体。
一些肥胖者、肠道疾病患者、便秘患者的屁中氢气与甲烷含量较高,所以他们的屁很有可能一碰到点燃物,就会燃烧起来。
而引起屁难闻的物质,主要是来源于含硫氨基酸在肠道中分解,像我们常吃的肉禽蛋类、动物内脏、乾酪、洋葱、花椰菜等食物含有较多的含硫氨基酸。
所以,「吃的肉越多,放的屁越臭」,并无道理。
那动不动放屁,主要是吃东西过快,又或者喝着带有气泡的盐酸饮料,另外抽烟如是如此,都会容易吞进更多的空气,让屁变得更多。
所以只需要改变一下自己饮食习惯,又或者调整自己饮食速度,自然也就会减少放屁的次数。
多放屁,是不是对胃肠道有好处呢?
放屁自然是好,可以有效缓解胃肠道的压力,不仅大量气体堆积在肠道中会影响到肠胃道的收缩功能,让人感觉腹胀、胸闷等不适感。
再加上一些如氨气、硫化氢、吲哚等会逐渐被肠粘膜吸收入血,逐渐会让人产生精神颓靡、头晕目眩以及消化不良等癥状。
及时放屁是好,但为了放屁而刻意去放屁,那就显得「画蛇添足」了。
毕竟屁与大小便一样,总归是人体的排泄物,它与大便一样都在肠道里积存,就像一条路上行人与车辆通行,各走各的道,不过肛管的末梢神经可自如区分气体或固定,但却未能很好区分气体与液体。
便秘的人,放再多的屁都会将将大便「崩」出来,
但若换一些腹泻的人,一个小小的放屁随时都会将裤子「崩」糊了.....
所以还是那句话----「有屁不放,憋出内伤」,
若要真的放屁,不妨找到一个隐私较强的地方认认真真放屁吧!
via